其实,就在蒋介石还在为解决“三二O”事件很头痛的当口,广西的李宗仁已开始派兵进入湖南,拉开了北伐的帷幕。
李宗仁为何要如此着急地北伐呢?因为新统一的广西桂军是由李宗仁的“定桂军”与黄绍竑、白崇禧的“讨贼军”两个不同体系的部队组成,两个体系中的人员于其中,出现了不可控的争斗,只有向外发展才彻底解决问题。
湖南,北伐史上的那些事
在广州政府一心北伐时,在北方,与之相反的却是盛行一股联省自治、保境安民之风,
与统一风马牛不相及。
北伐,首先得解决湖南的问题。
可是,湖南却没有那么好解决,因为湖南块肥肉,所以眼馋盯着它的人也很多,解决起来也非常麻烦,更何况湖南省省长赵恒惕,和陈炯明一样是主张联省自治的主。
在那个枪杆子说话的年代,赵恒惕完全可以将湖南省长一职收入自己囊中,可喝过洋墨水的赵司令偏偏要来个民选,要做一个名正言顺的民选省长,为此还成立了湖南制宪筹备处,发表了“联省自治”的主张。
湖南省宪法草案公布,开了全国各省自治之先河。倘若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就走上各省自治道路的话,那中国是有可能会实行类似美国那样的联邦制政体的,可这只是美好的假设,因为这条路当时还真不合适中国!
就“联省自治”,毛泽东在1920年还在湖南《大公报》发表了《湖南受中国之累以历史及现状证明之》“……假使湖南人早能自决自治,远且不言,丁、戊以方新之气,居全国之先,使无所谓中央者为之宰制,不早己造成了一个新湖南吗……”
毛泽东笔下,湖南共和国呼之欲出,可见“联省自治”在当是当时一种很时髦的社会思潮。
说白了,赵恒惕搞湖南自治,明是为了响应民意,暗则为拉民意之大旗作虎皮,不让外省军阀染指湖南,以求自固自保。
可北边的段祺瑞和南边的孙文都不吃这一套,他们都想统一,举着中华民国这面招牌,一个小小的湖南省长怎么能拉住历史这辆大车?更何况,赵省长的民意民宪一开始就先天不足,后天勉强。
赵总司令也是有想法的,要让湖南自治,当然最好的办法是湖北也有样学样,1921年夏,赵省长率湘军出师援鄂,目的是想把主政湖北的山东人王占元赶走。
赵省长这边一出战,那连四川刘湘也赶来帮忙了,这样王占元吃不住了,马上向北边的吴佩孚求救。
吴佩孚是谁啊?他是大名鼎鼎的直系,论实力,湖南加四川,合起来还不如他一个脚趾头。
老谋深算的老吴一边派出一个叫萧耀南的湖北人充当总司令来救湖北,自己则率海陆两军,入长江,下洞庭,直扑岳阳,抄了赵恒惕的后路。
岳阳丢了,湘军腹背受敌,赵恒惕阵脚大乱,只有求饶的份。
这一战,赵恒惕的湖南北大门岳阳从此被吴佩孚看住。
可是吴佩孚看住岳阳后,也不急着南下与孙文争雄,兴许是被赵恒惕的民选自治的招牌唬住了,吴大帅还拼命拉拢赵恒惕,意图很明显,想让赵恒惕去充当他与孙文之间的挡箭牌、缓冲带。
虽丢了地盘,赵省长的“联省自治”却挡住了当年孙中山北伐之途,才有了北伐孙文不得不绕道江西。但是,有一个人却不怕这个,他就是赵恒惕的“恩师”谭延闿。
谭延闿经营湖南多年,是赵恒惕的直接提拔者,可教会了徒弟饿死师傅,谭延闿在赵恒惕的逼迫下,投向孙文,孙文照例授予老谭同志湖南省长一职,只不过他只能在广州办公。
要北伐,必须扫平湖南这个障碍。
1923年,谭延闿指令旧部北上对付这个昔日的学生,并亲任“北伐讨贼湘军总司令”,直抵衡阳,赵恒惕则拉起“护宪”大旗,组成“护宪军”迎战。
开战不久,赵恒惕的部下,一个叫朱耀华的团长倒戈,长驱直入长沙,这一着把赵省长吓得不轻,急忙向吴佩孚求救。
这等好事,老吴是求之不得,急率军南下。
可讨贼军那边突然得悉广州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只得奉孙文之命回援广州,于是双方息兵。
然而,外患刚息,内忧又起,赵省长很头痛,手下第四师师长唐生智受南边三民主义的影响,起了反心。
赵恒惕不知道,唐生智和吴佩孚早有勾结,唐在起兵倒赵之前,就和吴佩孚通气,老吴也想出一石二鸟之计,意通过唐生智之手驱赵,赵恒惕无奈之下只好宣布服膺“三民主义”。
此时,“三民主义”救不了赵恒惕,唐生智既要推翻他,焉能就此罢手,在唐逼近长沙之时,赵恒惕只好丢下湖南。
唐生智倒赵之际,担心力量不够,曾致电李宗仁求援,李宗仁答应了。其实,赵恒惕之前也曾向李宗仁求过援,可李拒绝了,因为唐生智是赞成“三民主义”的,与李是同志,最关键的是李宗仁不想吴佩孚南下威胁到广西,还预见到唐生智驱赵能成功。
得到李宗仁的承诺,唐生智又玩了一招,要请赵恒惕回湘主持省政。把人家赶跑,又邀请人家回来做官。你还别说,这样的好事经常在民国上演。
赵恒惕当然不敢回湖南,唐生智便自任湖南省代理省长,并诱捕了湘军第二师师长刘鉶,同时进攻赵恒惕的余部,还把岳阳给占领了。
看到小唐同志玩得不亦乐乎,吴佩孚看在眼里,却隐忍不发,就是要等待唐生智把这出戏唱到了火侯自己再登台。此时,见唐生智把自己的势力范围给占了,二话不说,挥师南下。
这唐生智和吴佩孚相比,着实还嫩了点。双方一接触,唐生智就像豆腐渣一样垮了,很快连长沙都被吴佩孚占了,并且把唐生智赶到了衡阳。
唐生智一边抵抗,一边急电李宗仁。
李宗仁当即兑现承诺,派钟祖培一旅星夜兼程,驰援衡阳,广西军进入湖南,实际上打响了北伐的第一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