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杜丹
本文为七天阳光公司(经典生活)原创作品。作者为本公司特约作者:杜丹,首发于本公司微信公众号:经典生活,微信公众号ID:jdsh800
蔡崇达《皮囊》中那个活到99岁已看透生死的阿太(外婆的母亲)临死时说到:我们的生命本多轻盈,都是被肉体各种欲望的污浊拖住。
我想,我能够理解,欲望。社会节凑越来越快,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正在努力的人远远甩出几十条街,这不是重点,关键是我们有可能为此升不了职,加不了薪,去不了远方,最重要的是,装不了逼。
我前段时间心情一直很压抑,说来说去不过因为一些琐事,朋友吵架了,同事不和谐,工作效率低,工资满足不了日常开销,更别提过年回家都囊中羞涩,可生活不就是由琐事构成的吗?这么一想,我心安理得的消极着。
朋友知道后我这么消极后,硬拉着我去了一家陶艺馆,说陶艺可以修身修身养性,怡心静气。


来到一家叫森林陶吧的陶艺馆。馆内空着几台拉坯旋转机器,有一整面墙上都是陶瓷,上面用行书写着一行字:陶修,在做陶瓷的过程中与自我心灵的修行。心灵的修行。我看了之后,莫名地有点震动。
馆内老师走过来说,这都是学生做的,昨天刚出来了一批,我正在通知他们过来拿呢,又问我们,要体验一下陶艺吗?
我们点点头,他递给我们一人一坨椭圆状泥土,让我们先揉捏感受一下,我一边捏着泥土,一边听老师介绍收藏墙上刚刚“出窑”的瓷器,我不由得看了看手中的泥土,再看看墙上的各种瓷器,突然觉得好奇妙!怎么一块泥巴就成了这么好看的瓷器呢?真特么神奇。

▲ 去的时候,小男孩正在学拉坯。店里老师说,这位小男孩不是他见过的对陶艺最有天赋的人,却非常非常喜欢陶艺,除了上课之外,会自己找专业书籍看。图为小男孩拉坯过程。

▲ 另外一个小朋友进来后,老师问她想要做个什么样的东西,小朋友想了想后说要做一个碗(因为简单,哈哈),并且刻上“爸爸,我爱你”几个字。

▲ 一个朋友过生日,两个小伙伴合伙做了一个杯子给他,并且刻上两人的名字。这是友谊的见证。
我想,就在这一瞬间,我喜欢上陶艺了。我喜欢泥巴在我手中的感觉,更喜欢它在我手中变成无限可能的可能。
老师已经把泥土捏成窝窝头的形状放在拉坯旋转机器上了,他说,你们要记住,心灵的平和非常重要。你们先揉着,可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做的是什么。
他边做边给我们讲解,说陶瓷最重要的就是拉坯环节,在拉坯的过程中,要保持手和泥土的湿润,来回把泥土拉上来再压下去,,这个动作做“好”之后,就可以开始塑形了,对,想想你要做的是什么,力度要均匀,一层层做高再收紧,捏个瓶口……

在他断断续续的声音结束时,不过才五六分钟,就已经完成了一个花瓶的拉坯,他用器皿将花瓶与机器分离,放在了一块木板上,说,这样拉坯就完成了,等它风干了就可以进行装饰了,最后烧制,就是我们平常看到的瓷器了。
说实话,我刚才看他做了一遍,觉得并不怎么难,所以提出要求,老师我可以试试吗?他看着我意味不明的笑了笑,说当然可以,不过不要操之过急哦。

他将我手中的泥土接过去沾水又揉捏了一会儿,成窝窝头形状了后放在了机器中心,示意我可以系上围裙开始了。
我学着他刚才的模样,开始把泥土拉上来再压下去,心想不就“拔高”么,可第一步就让我掉链子了,压下来的时候,泥土已经歪歪斜斜,眼看就要倒下来,我赶紧双手扶住它,试图把它“拧直”,可就在我再一次拔高它的时候,它从中间断了下来,我握着那团泥,想起刚才自己的自信,有些不好意思。

老师将手里一块捏好的新泥放在机器上,笑着说,其实我预料到会是这个结果,很多人在看老师做的时候,觉得这个非常简单,所以心态不正,忽略了很多细节。下面我们再做一次,要记住三个字:稳,直,准。拔高的时候,手要直线上升,不要随着机器的弧度旋转,手肘不要动,要稳,用手腕徐徐抬高,力要从这里使,他指了指我小指下方那块儿。对,就这样,重复再做几次,很多人觉得就这个动作重复多次,枯燥得很。可这是最关键的基础,需得打好,才能进行后面的步骤。

他继续说道,这个过程需要心灵平和与耐心,心态一定要放平和,切勿操之过急,达不到要求就得一直重复做,所以不能心焦和不耐烦,说起来有点儿像道家的打坐和佛家的禅定了,需得怡心静气。

▲ 这是父子两合伙做的,你猜猜这是什么?军舰。爸爸一步一步引导,船上该有什么呢?哦,四个轮子,还有什么呢?啊,还有大炮。

▲ 开心。老师说这个动作很专业。
我在他的话中重复着这个动作,心想,原来这里面还有这么多的哲理和学问!做了几次之后,老师说好了,可以开始塑形了。尽管用你无限的想象力去思考,你想要做的这个可以永久存放的东西,是什么?

当时经过心灵腾飞的我决定做一个花瓶,一来,它相对于简单,二来,我的想象力局限了。
经过了上次的教训,这次我没有盲目自信,而是特别小心,我记得步骤是定好中心后,开始打孔,在洞达到想要的深度后,就要底部向外扩张,这是花瓶大大的肚子,然后一层一层做高,再慢慢收紧,这就是花瓶的“瓶颈”了。我先打孔,然后肚子,脖子,眼看有一点形状了,啪,整个塌掉了……
老师又将手里一块捏好放到机器上,重新拔高压低后停了下来,对我说道,这个过程最难的是它的步骤比较多,还要达到心脑手的高度合一。这就需要极度的专注力与意志力了,越往上,力度要渐减,而且两只手的力要大致相同。最后在瓶口要缓缓离开。拉坯过程中,稍有不慎,逐渐成形的坯就会难以控制的塌掉。
所以,还是心态要平和,该做哪一步的时候就做哪一步,没到那步的时候不操之过急,到了,也不慌不乱。
用一句话总结的话,拉坯就是心神与力量的把控。
好了,接下来要等成形的坯晾干了,才能进行装饰与烧制了。

看着完成的坯,我感到满满的成就感,这是在我手中创造出来的,之前它只是一块泥土而已,多么奇妙的感觉啊。我的手又是多么的神奇,原来,它除了握鼠标按键盘玩手机,还可以令一块绵软的泥土焕发出无限的可能。
想想出窑后的花瓶,坚硬清脆立体,我终于一扫许久的抑郁,露出了这些天最开心的笑容。
原来,陶艺中的很多道理,一样适合人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