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十梳
本文为七天阳光公司(经典生活)原创作品。作者为本公司特约作者:十梳,首发于本公司微信公众号:经典生活,微信公众号ID:jdsh800
中国人喜欢吃,耽于享受,在饮食上从不委屈。中华饮食文化以精致闻名,如同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不曾间断的历史,妥帖博大,源远流长。2012年一部《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在央视播出,而后以一种摧枯拉朽的速度席卷全球,姿态昂扬的走向世界。
而事实上中国并不是只有当代人注重饮食,古人同样如此。从一部志怪古籍《山海经》就可以看出来。
《山海经》,中国古时著名志怪古籍。
其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了我们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而我今天想要介绍的主题不是众所皆知的“夸父追日”、“女娲补天”,也不是“大禹治水”、“精卫填海”,而是《山海经》中早已消失于历史长河中的生物。即是无数电影电视剧所提及的上古神兽。
所谓动物,是一个生物学名词,常识中认为有呼吸,有心跳的生物,均可被认作动物。狗,猫,鼠,乃至人都属于动物范畴。
那么先人留下的《山海经》中描述的上古兽类又是什么模样的呢?
其一:九尾狐 (出自《山海经·南山经》)
有兽焉,其状如狐而九尾,其音如婴儿,能食人,食者不蛊。
意思是:古时,有一山叫做青丘山,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狐狸却长着九条尾巴,吼叫的声音与婴儿啼哭相似,能吞食人;吃了它的肉就能使人不中妖邪毒气。
其二:狌狌 (出自《山海经·南山经》)
狌(读sheng 第一声)
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狌狌,食之善走。
意思是山中有一兽类,长着白耳、会直立行走,名字叫做狌狌,吃了它的肉后走路奇快。
其三:肥遗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
有鸟焉,其状如鹑,黄身而赤喙,其名曰肥遗,食之已疠,可以杀虫。
意思是山中有一种禽鸟,形状像一般的鹌鹑鸟,是黄身子而红嘴巴,名称是肥遗,人吃了它的肉就能治愈麻疯病,还能杀死体内寄生虫。
其四: 橐蜚 (出自《山海经·西山经》
橐蜚(tuo fei 均为第二声)
有鸟焉,其状如枭,人面而一足,曰橐蜚,冬见夏蜇,服之不畏雷。
意思是山中有一种鸟兽,外形如同枭鸟,长着人脸,只有一只脚,叫做橐蜚,冬日死而夏日生,吃下他的肉可以不惧怕雷霆。
其五:白鵺 (出自 《山海经·北山经》)
白鵺(读ye 第四声)
有鸟焉,其状如雉,而文首、白翼、黄足,名曰白鵺,食之已嗌痛,可以已痸。
意思是山中有一种鸟,样子像雉,头上有斑纹,翅膀白色,脚黄色,吃了它的肉可以治咽喉痛,还可以治痴病。
其六:何罗鱼 (出自《山海经·北山经》
多何罗之鱼,一首而十身,其音如吠犬,食之已痈。
意思是水中生长着很多何罗鱼,长着一个脑袋却有十个身子,发出的声音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愈痈肿病。
其七: 鱃鱼 (出自《山海经·东山经》
其中多鱃鱼,其状如鲤而大首,食者不疣。
鱃鱼,形状像鲤鱼,头很大,吃了它的肉使人皮肤不生瘊子。
其八: 珠鳖鱼 (出自《山海经·东山经》)
其中多珠鳖鱼,其状如肺而有目,六足有珠,其味酸甘,食之无疠。
以上内容中充满了令人忍俊不禁的幽默感,每一种神兽后均被作者加上一句“食之...”。由此可见,不论是古人还是当代人,对吃都有着无法消退的执念。
《山海经》是一部宝贵的著作,新奇大胆,神秘与妄想仿佛没有尽头。一切伦理,道德,进化论,生物学在这部书里都被打破。
古人对一些超自然的传说及力量始终保持着高度的信任及敬畏,我们称之为信仰。
神话之所以被称神话,在于他的不可预见以及不可逆性。朱雀,玄武,白虎,青龙远古四大象征祥瑞御力量的神兽,穷奇、饕餮等恶兽均来源于《山海经》。
尽管这些如今并不存于世,甚至只有很少一部分人相信这些曾经存在过地球的历史长河中,但是人无论何时何地都应当对自然持有敬畏之心。
我始终相信,地球在它所经过的亿万年的历史演变中,并不是只存在过我们如今这样一个高速发达、没有空隙的高科技文明,也许,神话并不只是神话,生命也并非如同我们所看到的表相一样。
叔本华说:我们的生活样式,就像一幅油画,从近看,看不出所以然来,要欣赏它的美,就非站远一点不可。
站远一点,站高一点,闭上眼去想象,生命终有尽头,心却是无感唯一的容器。幻想永远是人生而为人时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