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写手风范
文史资讯
写手风范
代写回忆录
代写传记
代写家族史
影像记忆与PPT
代写企业史
代做忆情集
代写县志村志

 

信息内容
  写手风范 << 首页:您的位置
开宗明义:香港电影的没落,跟回归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16-03-13 21:09 阅读:

文:忘语 
本文为七天阳光公司(经典生活)原创作品。作者为本公司特约作者:忘语,首发于本公司微信公众号:经典生活,微信公众号ID:jdsh800
 

开宗明义:香港电影的没落,跟回归没有一丝一毫的关系。

重要的话说三遍。

探究一种事物的“死”,就要从其因何“生”说起。

我曾经在《中国摇滚的兴旺和没落》中说过:精神类市场需求的旺盛,往往伴随着经济形势的稳步向前。

因为,只有具备足够闲钱,解决了温饱大计的人,才可能去更多的关注精神生活。

 

 

1
 
 

 

香港电影的“生”便是如此。

这,要从1960年说起。

1840年,日不落大英帝国割占了香港,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中间相隔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香港都属于无名之辈。


但到了1960年,情况开始转变。

因为,就在两年前,也就是1958年,中国或者说世界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著名的“中苏决裂”事件。两个国家由曾经的并肩挚友,成为剑拔弩张的敌人。

可几家欢喜几家愁,香港显然是欢喜的那一位。

大陆没了苏联提供的资金、技术、人才,自然就要想办法自己解决这件事。唯一可取之道,是跟西方世界重建联系。

这不是容易的事,一来,社会、意识形态不同;二来,中西双方对彼此不熟悉。

社会、意识形态不同可以慢慢来、慢慢改,但对彼此不熟悉便很难解决了。

此时,弹丸之地的香港,出现在了主政者的眼中。

的确,香港是最合适的中间人——她即熟悉中国大陆的各种规则,也能应付西方世界的各种规则。

于是,香港一跃成为中西双方的中间人,从中吃介绍费,很快便由矮矬穷晋升为高富帅,并在接下来的半个世纪内,成为大陆人人向往之地。

人们有钱了,自然想着怎么花。

有人想花钱,自然就有人想挣钱。彼此一拍即合,香港文化行业如雨后春笋般接连冒出。尤其到了1973年,大陆政府制定了一个“四三方案”,香港的地位陡然上升。

于是我们看到,在1974年,许冠杰、许冠文两兄弟的草根喜剧《鬼马双星》一炮而红。这部喜剧片的意义在于,让香港影视行业摆脱了古装片的统治。


从“四三方案”颁布的那一刻开始,就预示着香港经济的腾飞。而香港经济的腾飞,则让当地民众充分享受到了金钱所带来的迷醉。这场迷醉延续至今,只是“迷”没了,只剩下了“醉”。

许氏兄弟的喜剧,是香港影坛的早期顶梁柱。

有数据可查的是,在1974——1984年这十一年间,许氏兄弟共上映影片九部,八部位列票房冠军,一部为亚军。票房从六百万扩充至两千九百万,足足上升了五倍。

这样的高速增长,致使香港影视行业迅速得以完善,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至今还活跃在影视行业的人才。

当年的香港影视如何辉煌呢?香港电影不仅在本土,也在海外市场如日韩、新马泰等国家,取得了非常成绩。对于当时的这些国家而言,香港影视领先了他们不止五年。

比如,韩国著名主持人刘在石的影视偶像,就是周润发。


如此庞大的海外市场,支撑起了香港影视行业的持续繁荣,吸引了大量的外部人才资源——陈可辛,来自泰国,杨紫琼,来自马来西亚,林青霞,来自台湾。

并由此,香港成为继好莱坞之后,全球第二大电影生产基地,风头可谓一时无两。

但,繁荣之下,一片阴影。

1987年,邵氏电影宣布停产。邵氏的停产,已经在警告市场,随着显而易见的原因,香港电影将会不可避免的衰落。

这里的“显而易见的原因”,来自两方面。

1,中国大陆在经历了十余年的探索之后,跟西方世界达成共识,建立了一种充足的、双方认可的、可操作性的规则。也就是说,中国的改革开放,预示着大陆不再需要香港这个中间人了。

2,好莱坞经过改革阵痛,已经涅槃重生。

 

 

2

 

 

香港电影的“死”由此开始。

第一个原因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懂得。

着重说说第二个原因。

目前为止,关于美国电影对香港电影衰落的直接冲击,还没有一份翔实的、令人信服的调查报告。反倒是很多人,深信不疑的认为,香港的回归,是香港电影衰落的元凶。

大陆真是超级窦娥啊。

我们先看一份数据,一份关于美国电影不同时间段内主攻内容的数据。

喜剧片(1920-30年代),动画片(1937-1955年),史诗片(1956-1963年),歌舞片(1964-1974年),科幻片(1975-1983年),动作片和艺术片(1984-1994年),特效大片的探索和复兴(1995-2000年),幻想大片(2001至今)九个时代。

从这份数据可以看到,美国电影一直在自我改良,这种改良的名字,叫做“特效数字化”。

1975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大白鲨》上映,而香港的票房冠军是许氏兄弟的喜剧。


1977年,卢卡斯执导的《星球大战》上映,而香港的票房冠军是许氏兄弟的喜剧。


等到了美国人开始玩动作片的时候,李连杰、成龙、周润发全都去美国发展了,这导致香港影坛的人才流失,以至于导致持续至今青黄不接的现状。

而香港黄金年代,也就是从1985——1996这十二年间,诞生的电影,几乎与特效数字化没有任何关系。

他们沉湎于自己的世界。

等到了1993年,斯皮尔伯格执导的《侏罗纪公园》上映,这意味着,美国电影人已经引领了数字化浪潮。


而当年的香港电影票房冠军是谁的?答案是,是周星驰的《唐伯虎点秋香》。


而1997年,当卡梅隆执导的《泰坦尼克号》上映时,票房冠军与香港本土电影再无关系。成龙的《一个好人》票房仅四千五百万。


不仅是本土市场失守,香港电影的海外市场,同样被卡梅隆镜头里的这艘巨轮,碾压的丝毫不剩。

回归之后的1999年,周星驰主演、执导的《喜剧之王》上映,但与国际主流大片没有任何联系。


香港影坛的集体衰落,就这样发生了。

而到了2002年,《无间道》的上映,让香港电影人看到了一道光。


他们以为是曙光。

实际上,是回光。

回光返照。

因为,就在同一年,张艺谋电影《英雄》上映,首先打响了大陆接轨国际主流大片的第一枪。外加大陆政府开放电影市场,释放电影市场的活力,导致香港电影再难恢复朝气。


香港电影人的低头北上,与其说是维持生计,毋宁说是苟延残喘。

总结:说了这么多,其实香港电影死而未僵的原因很简单:香港是个弹丸之地。

弹丸之地的意思是,市场小,人口少,文化根基不深厚。

市场小,人口少,导致香港电影的票房总量,难以与大陆抗衡,导致人才、资金流向大陆。

文化根基不深厚,导致港人产生自恋心态,难以快速与市场接轨。

所以,香港电影的衰落,不仅不能埋怨大陆,而应该感谢大陆。若非大陆的体量,香港电影就不会衰落了,而是直接灭亡。

还记得我前面的那句话吗?

香港经济的腾飞,让当地民众充分享受到了金钱所带来的迷醉。这场迷醉延续至今,只是“迷”没了,只剩下了“醉”。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资讯中心 | 服务项目 | 作品展示 | 留言反馈 | 联系我们 | 手机网站   

1号2号3号


Copyright © 2016 深圳市七天阳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84994号 未经授权,禁止下载使用传播。

免费咨询电话:

4006-708-701